期刊简介
《临床放射学杂志》(月刊)创刊于1982年,由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主办。
《临床放射学杂志》是一份以临床医学影像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在本学科领域享有盛誉,得到国家权威部门和业内专家好评的学术性刊物。连续四次被确定为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办刊宗旨:保证质量,具有特色,重视临床,普及提高。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临床放射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放射学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
- 国际刊号:1001-9324
- 国内刊号:42-118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湖北省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十二指肠憩室穿孔致腹腔脓肿一例
熊斌;杨光耀
关键词:十二指肠憩室, 穿孔, 消化道造影, 巨大肿块, 诊断, 造影检查, 腹腔脓肿, 腹部肿块, 腹部包块, 十二指肠粘膜, 食物残渣, 中下腹, 粘连, 下腹部, 椭圆形, 十二指肠空肠, 上消化道症状, 边界, 钡剂, 致病因素
摘要:患者 女,21岁。下腹部包块4月余,渐进性增大,以平卧时明显,无明显疼痛不适。因突发高热39℃,伴寒颤2天,继而出现腹部包块处阵痛难忍入院。体检:下腹部可触及一约12cm×8cm包块,质中,边界清楚,有压痛,无反跳痛。血常规WBC 18.6×109/L。 B超: 下腹有一边缘不规则、边界欠清晰、大小约9.5cm×5.8cm×10.5cm的包块,其内回声强弱不等,分布不均。B超诊断:下腹非均质性实性包块(考虑来自后腹膜)。 结肠钡剂灌肠(图1): 见中下腹一类椭圆形致密影,大小约11cm×7cm×13cm,边界较清,与结肠、直肠无关联。诊断:中下腹巨大肿块,性质待定,与大肠无关。 小肠钡餐检查(图2、3): 见钡头顺利通过十二指肠空肠曲后,改变体位于半仰卧位时,突然见部分钡剂自十二指肠水平部中段向下泻入腹腔,转动体位观察见下泻钡剂位于腹腔肿块影内,并勾画出约12cm×11cm×8cm类椭圆形、部分边缘欠光整的囊袋状含钡影。并且自十二指肠水平部有明显清晰完整粘膜皱襞向下伸入囊腔内,长约2~3cm,伸入粘膜起始处的十二指肠周围粘膜稍有扭曲和牵位,余十二指肠粘膜完整,管腔通畅,空回肠通畅。诊断:十二指肠水平部憩室穿孔并腹腔脓肿形成。 手术所见: 右中腹部一约16cm×13cm巨大肿块,形状欠规则,与腹膜、肠管(小肠)紧密粘连,充血水肿明显,壁厚,质脆,其上部与十二指肠水平部通过一窄颈相连,窄颈根部位于十二指肠肠圈内侧水平部。穿刺肿块内见大量脓液及食物残渣,量约1000ml。腹腔内水肿明显,粘连紧密。术后诊断:十二指肠憩室穿孔并腹腔脓肿形成。 讨论 十二指肠憩室较常见,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发现率为20%,且多发生于30岁以上患者,好发于降部及水平部肠圈内侧。其发生原因可能与某些肠壁上生长过程中所出现的薄弱点有关,如系膜血管进入肠壁处。此外,肠外病变所形成粘连、牵拉也是憩室的致病因素之一。十二指肠憩室大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在消化道造影中发现。当憩室内食物残渣等排出受阻延迟,引起憩室炎症溃疡时,可出现相应的上消化道症状。十二指肠憩室穿孔形成腹腔脓肿罕有报道。 通过本病例说明了消化道造影检查的重要性,特别在腹部肿块的鉴别诊断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应把消化道造影检查作为腹部肿块诊断的必要检查之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