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临床放射学杂志》(月刊)创刊于1982年,由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主办。
《临床放射学杂志》是一份以临床医学影像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在本学科领域享有盛誉,得到国家权威部门和业内专家好评的学术性刊物。连续四次被确定为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办刊宗旨:保证质量,具有特色,重视临床,普及提高。
主管单位: 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
出版部门: 《临床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3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187/R
邮发代号: 38-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湖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临床放射学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
- 国际刊号:1001-9324
- 国内刊号:42-1187/R
- 出版周期:月刊
-
Tornwaldt囊肿的临床、MRI和DWI表现
目的分析Tomwaldt囊肿的临床、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500例包括鼻咽部的头部MRI图像资料,其中年龄3天~14岁330例,15~82岁8170例.观察Tornwaldt囊肿的出现率、MRI和DWI表现特征.结果8500例中发现Tornwaldt囊肿23例(0.27%),年龄10~75岁,在儿童中仅发现1例.病变均为单发,与脑干信号比较,平扫T1WI呈低信号7......
作者:丁磊;高振华;何天生;罗柏宁 刊期: 2016- 05
-
生发中心型与非生发中心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影像学鉴别
目的分析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与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各部位淋巴结大小及形态差异,并做出鉴别诊断.方法搜集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有明确病理诊断为DLBCL且有明确免疫组织化学分型及完整影像资料的患者46例,分别记录双侧颈部、双侧颌下、双侧腋窝、双侧锁骨上窝、双侧腹股沟、腹腔每侧大两个淋巴结的垂直径乘积和长短径之比(L/S),将各部位垂......
作者:江山;孙浩然;伊慧明 刊期: 2016- 05
-
扩散峰度成像在胶质瘤中的初步应用进展
胶质瘤是成人颅内常见的恶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世界卫生组织对胶质瘤的分级系统是基于肿瘤细胞结构、有丝分裂、新生血管形成、细胞坏死等.由于肿瘤的不均质性,其病理分级与治疗预后相差很大.所以,术前对胶质瘤的分类、分级对肿瘤治疗方案的制订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2].传统的扩散磁共振成像对于胶质瘤术前评估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作为评估胶质瘤的主要依据存在一定局限性[3-5].近年来,随着磁......
作者:徐蒙莱 刊期: 2016- 05
-
高时间分辨率宽体探测器CT对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高时间分辨率宽体探测器CT应用于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CT造影(CCTA)的可行性.方法以20例窦性心律患者CCTA图像为对照,回顾性分析20例房颤患者CCTA图像.由2名放射诊断医师采用盲法对40例图像进行评分(3分制),记录两组患者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20例房颤患者CCTA图像均符合诊断标准,达到临床要求.房颤组得分1.12±0.32,窦性心律组得分1.10±0.28,两组间主观评......
作者:刘卓;张诚;陈尘;綦维维;安备 刊期: 2016- 05
-
SLEEK序列显示移植肾动脉的价值及扫描参数的优化选择
目的评估基于多翻转脉冲空间标记(SLEEK)序列的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MEC-MRA)在移植肾动脉成像的价值及扫描参数优化.方法对75例接受了肾移植的患者,应用1.5TMR扫描仪分别进行血液抑制翻转时间(BSPTI)为500、800、1100、1400ms扫描,比较不同BSPTI下移植肾动脉主干、分支与肾实质的相对信号强度.结果75例患者均成功实现了非对比剂移植肾动脉血管成像.BSPTI由......
作者:王秋霞;陈亮;汤浩;胡道予;胡军武 刊期: 2016- 05
-
简易标识体表定位在MSCT介入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简易标识体表定位在多层螺旋CT(MSCT)引导下介入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搜集本院1995年1月至2015年3月间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的患者489例,年龄25~79岁,其中无标识定位(常规组)221例,大头针标识定位(标识组)268例.两组均采用GELightspeedVCT对病灶进行薄层扫描,在确定体表穿刺点及穿刺深度、角度后由临床医师实施穿刺.穿刺及扫描需重复进行,直至取出相应的病理组织......
作者:兰永树;漆赤;熊义林;蒲先智 刊期: 2016- 05
-
优化扫描范围对CT冠状动脉成像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初步探讨优化扫描范围(FOV)对冠状动脉CT成像(CTA)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临床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50例.A组FOV为气管分叉处至心脏下缘1cm;B组FOV根据平扫图像确定,即冠状动脉树上缘1cm至心尖部心包即将消失的层面.记录患者增强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DLP),选择冠状动脉不同节段测量其对比剂增强水平.分析A、B两组的......
作者:张伟杰;张惠英;陈伟彬;宫凤玲;马春梅 刊期: 2016- 05
-
能谱CT的MONO成像联合MARs技术在颅内弹簧圈植入物伪影的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能谱CT单能量成像(MONO)联合金属伪影去除软件(MARs)技术在去除颅内弹簧圈植入物伪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例头部弹簧圈介入术后患者,对其头部进行能谱成像(GSI)扫描,得到1组120kVp混合能量(QC)图像、40~140keV以10keV为间隔的共11组MONO图像和11组MONO联合MARs图像.每组图像随机选择1个伪影较严重和1个无伪影的感兴趣区域(ROI),并测量出各......
作者:董鑫;吕国士;刘伟;云浩;陈晓东 刊期: 2016- 05
-
TACE联合DC-CIK生物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生物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9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给予TACE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DC-CIK生物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分别为46.7%和84.4%,......
作者:周定中;曹苏娟;李庆;龙文兴;李艳峰 刊期: 2016- 05
-
边支血管主动球囊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比Jailed导丝技术与边支血管主动球囊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166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Jailed导丝组82例,主动球囊保护组8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对比剂用量、手术时间、PCI术后即刻影像学效果及30天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等方面差异.结果主动球囊保护组较Ja......
作者:杨长宝;郑海军 刊期: 2016- 05
动态资讯
- 1 肝硬化结肠壁增厚的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 2 椎体肿瘤椎体重建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临床应用研究
- 3 卵黄囊瘤的CT表现
- 4 睾丸扭转合并出血一例
- 5 右眼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并出血一例
- 6 头颈部CTA中预测试的剂量优化研究——“三低”联合窄准直器宽度的应用效果
- 7 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一例
- 8 不宁腿综合征脑内铁代谢异常的MRI测量研究进展
- 9 Fahr综合征一例
- 10 幼年性息肉一例
- 11 脂肪栓塞综合征及其影像学表现
- 12 上期读片窗答案
- 13 后纵隔异位胸腺瘤一例
- 14 脑膜结核瘤的MR诊断与鉴别诊断
- 15 韧带样纤维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
- 16 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 17 上颌窦韧带样纤维瘤一例
- 18 PET/CT与HRCT在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诊断中的协同应用价值
- 19 基底动脉的血管造影与标本解剖对照观测及临床意义
- 20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