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临床放射学杂志》(月刊)创刊于1982年,由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主办。

  《临床放射学杂志》是一份以临床医学影像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在本学科领域享有盛誉,得到国家权威部门和业内专家好评的学术性刊物。连续四次被确定为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办刊宗旨:保证质量,具有特色,重视临床,普及提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

出版部门: 《临床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3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187/R

邮发代号: 38-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湖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放射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放射学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
  • 国际刊号:1001-9324
  • 国内刊号:42-118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湖北省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年第5期文章
  • 直接法CE-MRV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初探

    目的探讨直接法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CE-MRV)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临床高度怀疑下肢静脉血栓疾病的27例患者进行直接法减影CE-MRV,将采集的原始数据减影后导入后处理工作站行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表面遮盖(SSD)法重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表现.结果27例患者双侧下肢深静脉重组图像显示清晰,重组血管对比度良好,背景抑制满意,6例......

    作者:陈晶;高峰;陈建强 刊期: 2011- 05

  • 下肢双能CTA去骨去钙化功能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目的研究双能CT下肢动脉成像去骨去钙化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43例患者进行双能CT下肢动脉检查,得到双能去骨后的图像(包括去除钙化斑块后的图像)及传统自动去骨后的图像,残留骨手动去除,记录各自去骨时间及对各节段血管的侵蚀度.判定斑块去除前后对血管狭窄度测量的影响.结果残留骨仅在未去除钙化斑块图像上观察到,双能去骨时间(1.86±0.28)min低于传统自动去骨时间(2.00±0.24)mi......

    作者:郝永;宋云龙;弥龙;刘侠;王东;李相生;孟利民;方红;祝红线 刊期: 2011- 05

  • 3.OT高场磁共振3D-TOF-MRA对头颈部血管变异的评价

    目的利用3.0T高场磁共振三维时间飞跃法(TOF)分析头颈部血管的变异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36例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资料,在后处理工作站分析其血管形态特点.结果3D-TOF-MRA共检出血管变异506例,占37.9%;其中窗式变异67例;原始三叉动脉6例;椎-基底动脉变异252例;大脑前动脉变异103例;大脑中动脉变异6例;胚胎型大脑后动脉72例;其中多种变异可同时存在.结论3......

    作者:白敏;郭茜;狄玉进;徐金法;陈军;谢国华;李淑华;布春青 刊期: 2011- 05

  • 64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颈静脉球解剖研究

    目的进一步明确颈静脉球(JB)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为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资料与方法回顾性三维重组110例行头部CTA检查患者横窦、乙状窦及JB影像,利用常规CTA及减影CTA结合多种图像重组方法,观察和分析JB的相关解剖学特征.结果JB形态分为平坦型(占56.8%)、上突型(占43.2%),JB顶高于内听道下缘定义为高位JB,其出现率为1O.5%,其中女性占78.3%,右侧JB到内听......

    作者:盛波;吕富荣;肖智博;欧阳羽;吕发金;尤云峰;刘楠 刊期: 2011- 05

  • 颈颌面部Kimura病的CT表现

    目的探讨颈颌面部Kimura病(Kimura'sdisease,KD)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颈颌面部KD的临床及CT表现.7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0.8岁,病程较长.临床表现为颈颌面部无痛性肿块,所有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均明显增多.结果CT上有三种表现:(1)多发结节型3例,位于涎腺或颈部间隙内,表现为多发结节,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

    作者:吕晓飞;张雪林;熊伟;张静;彭旭红;韩路军;郭翠萍 刊期: 2011- 05

  • 颅颈联合CT血管成像检查进展

    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在颅底吻合成脑底动脉环(Willis环)为脑部供血,从主动脉弓至颅顶的联合CT血管成像能系统显示颅颈部动脉,避免分段成像的遗漏和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作者:徐俊 刊期: 2011- 05

  •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MRI研究进展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之间的过渡状态.由于目前对痴呆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对MCI进行深入研究,有希望筛选出痴呆的高危人群,为早期治疗提供佳的时间窗,达到预防痴呆或推迟痴呆进展的效果.笔者概括介绍MCI的MRI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将来的展望做简单的分析.......

    作者:杨延辉;李坤成 刊期: 2011- 05

  • 64层螺旋 CT 三维减影技术在颈脑血管成像中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应用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技术进行颈脑血管成像,以探讨东软医疗公司研发的三维减影软件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对71例患者行颈脑血管数字减影CTA检查,得到平扫和常规CTA图像;其中49例同时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先利用GE工作站Add/Sub软件进行二维减影得到二维减影CTA图像;然后采用东软医疗公司研发的BSCTA软件进行三维减影得到三维减影CTA图像.由一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记录并......

    作者:蔡武;龚建平;朱江涛;张博;乔方;张伟;钱铭辉;赵凯;王胜军;康雁 刊期: 2011- 05

  • 前瞻性双门控技术实现对心动周期 QRS 波触发窗的 MR 信号采集

    目的研究应用心电和外周脉搏双门控触发扫描技术采集QRS波触发窗的MR信号的可行性,初步探索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资科与方法选择15名健康志愿者,年龄26~30岁,平均(27.53±1.73)岁,连接心电监测和指脉监测并进行颈动脉M型二维超声检查,分析每位受试者心动周期、指脉脉搏波和颈动脉搏动波的时相偶联关系.根据该偶联关系,交互应用心电和外周脉搏双门控触发,通过调整序列参数和触发延迟时间,应用3.......

    作者:孙万里;徐晓娟;韩鸿宾;李敬府;李小刚 刊期: 2011- 05

  • 64排螺旋 CT 冠状动脉成像三种预测增强延迟时间技术的比较研究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64MDCT)三种增强延迟技术在冠状动脉检查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分别用测试性团注、单点触发、双点触发技术各扫描30例患者,分别测定每例患者左冠状动脉开口上1.0cm处升主动脉中心CT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选择横断位显示佳期相对冠状动脉进行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组(CPR),由两名有经验医师评估图像质量,并采用Kruska/Wallis方法进行统计学分......

    作者:陈刚;凌志青;曾蒙苏 刊期: 2011- 05